1月24日,腊月二十七
安顿好7岁的猫之后,我从生活了一整年的另一个城市,开始回家。
开车回家的一路并不是非常顺利,用滴滴租车的缺点之一就是每次拿到的车都不同,过江的桥两边也堵了很久,但总算在午夜之前回到了我的家,一座靠海边的小城。
1月25日,腊月二十八
沿着城的东边刚开通不久的G228公路,一路向北,到了苏北灌溉总渠,也就是淮河的入海口。我一直想看看这里,从小生活在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小城市里,很希望找到各种可以让小城跟更大的世界关联起来的东西。
秦岭淮河线和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一样,都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 相当于中国年降水750mm等降水量线
3.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即水稻和小麦主产区分界线
4.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 相当于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零摄氏度的等温线
6.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7.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8. 河流无冰期和有冰期的分界线
9.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分界线
10.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另外,G228这个公路编号,其实在2013年前,是预留给台湾环岛公路的。
回家的另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就是下澡堂子,搓背。
1月26日,腊月二十九
带着爸妈去了南边不远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这是我从没有去过的地方。
景区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三个人一起骑了辆很难骑的三人自行车,绕着景区的开放区域整一圈。没有人,吹着海风,看着两边的芦苇和偶尔飞过的认不出名字的候鸟,只有我们仨。
1月27日,除夕
早上和爸爸去了诸先祖的墓地,每年例行的祭拜。
下午去超市买了给爸妈的电动牙刷的替换用刷头。
拜托在上海的朋友去家里探视一下猫。
晚饭是白饭,青菜豆腐茨菰汤,传统。一个我可以吐槽一辈子的传统。
1月28日,正月初一
早上的早饭是酒酿圆子,传统。
中午去爷爷奶奶家,给爷爷奶奶红包,给两个还在读书的弟弟妹妹红包。像每年一样,吃了一顿团圆饭。
1月29日,正月初二
早晨起雾了,并且还下雨。
午饭是在住的最近的姨妈家吃的,姨夫是医生,表妹也是医生。和现在的医学生们聊天的一大技巧就是一起吐槽万恶的规培。
晚上,匆匆忙忙地下了雪。
1月30日,正月初三
晴天,根本看不到曾经过雪的痕迹。
昨夜的北风吹出了今天阳光里的好空气,而我则必须完成每年正月初三都必须要完成的另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去初三才会开门的澡堂子洗澡,搓背。
年前一次年后一次的公共澡堂,像一对括号,包起了我的大部分春节假期。仪式感。
1月31日,正月初四
妈妈的农历生日。
赶场一样的从家宴跑到初中的同学聚会,我很骄傲我是所有同学中体重和头发保持的最好的。
另外我学到了一件,只要你喝酒的时候稍稍矜持一点,但不停,一直等到所有人都开始发酒疯的时候,你再静静地作为唯一还清醒的那个人来看大家喝大,嗯,酒量很好的名头就可以这样坐实了。
临近午夜,没有任何预兆的雪下了下来,六个喝多了的男人默默回家。
2月1日,正月初五
雪积得很厚。
但因为气温高,化的也很快,到了下午的时候,积雪就都已经散去,仿佛这件事情是我们所有人记忆中的共同错觉。
从没发生过。
在家的倒数第二天。
2月2日,正月初六
回程,继续我下一年的浮沉。